石勒敬重读书人

东晋十六国时期,中国北方不断发生战争,朝代频繁更迭,北方先后建立起十六个政权。刘渊和他的儿子刘聪建立起汉国。刘聪死后,他的侄子刘曜继承了皇位,成为汉国的国君。刘曜在位期间,国家迅速走向衰落。在刘曜登基不久之后,汉国大将石勒便建立后赵,与刘曜的汉国政权相抗衡。
 
此后,汉国和其他割据势力先后被石勒消灭,北方大部分地区掌握在石勒手里。后赵成了北方实力最强的一个国家,并一度以淮水为界,与东晋抗衡。石勒是一个非常优秀的政治家和军事家,他称帝的传奇经历,他的治国策略,对封建帝王产生过非常重要的影响。石勒,字世龙,羯族人。他小时候就表现出了过人的才能,而且他身强体壮,擅长骑马射箭。他十四岁那年,与同乡去洛阳做小生意,曾靠在洛阳东门上放声长啸。这一幕被大官僚王衍看在眼里。王衍觉得石勒有着非同一般的志向,担心他会让天下陷入混乱之中,便派人去抓他。要不是石勒提前离开了那里,恐怕那时就被杀了。
 
自魏晋以来,并州(今山西大部及邻近的河北、内蒙古自治区部分地区)一带的官僚地主都流行养佃客。石勒年轻的时候,因为生活困难,就曾给阳曲宁驱和邬人郭敬当过佃客。宁驱和郭敬都觉得石勒与一般人不同,将来一定能够成就一番大事业,便对他另眼相待,在他困难的时候向他伸出援手。西晋太安年间,社会动荡不安,并州发生了非常严重的饥荒,石勒在这个时候投靠了宁驱。北泽都尉刘监打算把石勒绑起来当作奴隶卖掉。宁驱把石勒藏了起来,才使石勒幸免于难。此后,石勒悄悄地逃走,打算投靠纳降都尉李川。在半路上,他遇到了郭敬,便把自己饥寒交迫的处境讲了出来。郭敬非常痛快地拿出卖货所得的钱财,为石勒提供衣服和食物。石勒看到当时严重的灾荒,以及把胡人抢来当奴隶卖掉的事情,就向郭敬提出了这样一个建议:散布消息说冀中可以免费为胡人提供食物,把胡人骗到那里,然后把他们卖掉。在这个计划实行前,并州刺史司马腾便已经派手下郭阳捉拿胡人,之后再将他们卖往山东。二十多岁的石勒也被抓去了,并被卖到荏平一户地主家里当奴隶。那个地主觉得石勒相貌不凡,便将石勒奴仆的身份给免掉了。
 
历经磨难的石勒觉得只有奋起反抗,才能够改变自己的命运。于是,他开始收买人才,积蓄力量。他召集到十八个人,组成了一支骑兵队伍,号称“十八骑”。随后,他的军旅生涯正式拉开序幕。此后,石勒的力量逐渐强大起来,他的军事才能也越来越突出。后来,他投靠了刘渊,被刘渊封为大将军。
 
当上大将军后,石勒开始招揽人才。之所以这样做,是因为他意识到,要想成就一番大事业,除了武力之外,还需要有才能的人为自己制定计策。为此,他组织了一个由读书人组成的“君子营”,专门负责为他出谋划策。在“君子营”中,有一个名叫张宾的人,才能非常突出,为石勒提供了很多计谋,使得石勒不断取得战争的胜利,力量不断壮大。
 
公元319年,石勒建立起后赵,由奴隶变成了皇帝。
 
石勒从自己亲身经历中体会到,知识具有非常强大的力量。因此,当张宾向他提出尊崇儒学的建议时,他非常痛快地答应下来。他建立了考试和保举制度,选拔的官吏全都是读书人。他还要求在各地建立学校,并要求后赵的官员们把孩子送到学校里读书。
 
此外,他非常敬重读书人,多次对手下人说,如果有读书人犯罪被抓,一定不要杀害那个人,要将其交给他亲自处理。一天,受朝廷征召出来做官的读书人樊坦进宫拜见石勒。石勒看到他穿着一身非常破烂的衣服,就感到有些不可思议,便问道:“你竟然穿着这样破烂的衣服,看来家里一定特别贫困。”
 
樊坦非常坦率地回答说:“我家里的财物刚刚被一伙羯贼给抢光了,要不是那样,我也不会穿着这样的衣服来拜见皇上。”
 
樊坦这时才突然想到,他触犯了石勒的禁令。原来,石勒曾下达禁令,严禁百姓提“胡”、“羯”两个字,如果有人提到这两个字,必然会受到非常严厉的惩罚。想起这道禁令,樊坦吓得面无血色,不停地向石勒请罪。
 
没想到,石勒却面带微笑说:“这个禁令只对一般百姓有效,你们读书人可以不用理会它。”说完之后,他不但没有惩罚樊坦,还赔给他一些钱财和衣物。
 
石勒不认识汉字,但是非常喜欢汉人的文化。他对历史书更是非常青睐,在战乱的年代,他仍不忘让别人读史书给他听。
 
一次,他让人给他读《汉书》。当那个人读到有人劝说刘邦对旧六国贵族进行分封时,他非常着急地说道:“不应该这样做。刘邦如果真的这么做了,那么就无法得到天下了。”那个为石勒读书的人告诉石勒,刘邦听了张良的建议,并没有这样做,这时石勒才放心下来,说:“对,就应该这样做。”石勒对汉高祖刘邦非常钦佩,他曾经这样说道:“若逢高皇,当北面而事之,与韩、彭竞鞭而争先耳。若遇光武,当并驱于中原,未知鹿死谁手。”他的意思是:如果遇到汉高祖刘邦,他只能当他的手下,只能与韩信、彭越等人比一比谁更厉害。如果遇到光武帝刘秀,那么自己就可以和他争个高下。
元芳,你怎么看?
  • 全部评论(0
    还没有评论,快来抢沙发吧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