皇矣
所属分类:大雅·文王之什
皇矣上帝,临下有赫。监观四方,求民之莫。维此二国,其政不获。维彼四国,爰究爰度。上帝耆之,憎其式廓。乃眷西顾,此维与宅。
作之屏之,其菑其翳。修之平之,其灌其栵。启之辟之,其柽其椐。攘之剔之,其檿其柘。帝迁明德,串夷载路。天立厥配,受命既固。
帝省其山,柞棫斯拔,松柏斯兑。帝作邦作对,自大伯王季。维此王季,因心则友。则友其兄,则笃其庆,载锡之光。受禄无丧,奄有四方。
维此王季,帝度其心。貊其德音,其德克明。克明克类,克长克君。王此大邦,克顺克比。比于文王,其德靡悔。既受帝祉,施于孙子。
帝谓文王:无然畔援,无然歆羡,诞先登于岸。密人不恭,敢距大邦,侵阮徂共。王赫斯怒,爰整其旅,以按徂旅。以笃于周祜,以对于天下。
依其在京,侵自阮疆。陟我高冈,无矢我陵。我陵我阿,无饮我泉,我泉我池。度其鲜原,居岐之阳,在渭之将。万邦之方,下民之王。
帝谓文王:予怀明德,不大声以色,不长夏以革。不识不知,顺帝之则。帝谓文王:訽尔仇方,同尔弟兄。以尔钩援,与尔临冲,以伐崇墉。
临冲闲闲,崇墉言言。执讯连连,攸馘安安。是类是禡,是致是附,四方以无侮。临冲茀茀,崇墉仡仡。是伐是肆,是绝是忽。四方以无拂。
【注释】
莫:安定。一说通“瘼”,疾苦,病。
二国:夏朝与商朝。一说豳国与邰国,一说“上国”之误,指殷商。
获:得到民心。
度〔duó〕:图谋,一说相处。
耆〔jī〕:通“稽”,考察。一说憎恶。
廓:大,一说规模。
作之屏〔bǐng〕之:作:借为“柞”,砍伐树木。屏,同“摒”,除去。
其菑〔zī〕其翳:菑,直立而枯死的树木。翳,同“殪”,倒伏于地枯死的树木。
其灌其栵〔liè〕:灌,丛生的树木。栵,丛生的小树,一说成行而生的树木,一说死而复生的枝杈。
其柽〔chēng〕其椐〔jū〕:柽,树木名,亦称三春柳或红柳。椐,树木名,俗称灵寿木。
其檿〔yǎn〕其柘〔zhè〕:檿,树木名,又称山桑。柘,树木名,落叶灌木或乔木。
串夷载路:串夷,即犬戎。载,语气助词,无实义。路,通“露”,败坏,一说顺应。
配:婚配。
省〔xǐng〕:察看。一说完善。
兑:直立。
对:疆界,一说生明君。
大伯:即太伯,太王长子。
锡:同“赐”。
奄:全、尽,一说大。
貊〔mò〕:通“莫”,传布。一说静。
类:善。一说分辨善恶。
王〔wàng〕:称王,统治。
比:使人亲附。
比:及至,等到。
悔:假借为“晦”,晦暗,不明。
祉〔zhǐ〕:福。
施〔yì〕:延续。
畔援:跋扈,暴戾。一说同“盘桓”。
歆〔xīn〕羡:爱慕,羡慕。一说犹“觊觎”。
诞:句首发语词,无实义。一说大。
密:古国名,在今甘肃灵台一带。
距:通“拒”,抗拒,抵御。
侵阮徂共〔gōng〕:阮,古国名,在今甘肃泾川一带。共,古国名,在今甘肃泾川一带。
按:控制,遏止。
祜〔hù〕:福。
京:高耸的土丘。
矢:借作“施”,陈列。
鲜〔xiǎn〕:同“巘”,大山上的小山。
将:旁边。
方:准则,典范。
大声以色:大声说话,以脸色示人。一说大指注重。
长夏以革:时间长久,改变原有法度,“长夏”指多个夏天,形容时间长。长,一说作为首领、尊长;一说凭恃。夏,一说周分封的中原各诸侯国;一说夏楚,指刑具。革,改变,一说兵甲。
仇方:友邦,邻国。一说敌国。
钩援:一种攻城器械,以钩钩入城墙,牵绳攀援而登。
临冲:两种战车。临车可居高临下地攻城,冲车可从侧旁冲击攻城。
崇墉:崇,古国名,在今陕西西安、户县一带。墉,城墙。
闲闲:摇动貌,一说强盛貌。
言言:高大貌。
执讯连连:执讯,对所获敌人加以讯问。连连,接连不断,一说徐缓。
攸馘〔guó〕安安:馘,古代战争中割取敌人的左耳以计数献功。安安,从容徐缓貌。
是类是祃〔mà〕:类,出征时祭天。祃,行军驻扎处举行的祭祀。
是致是附:致,招致,一说送来。附,通“抚”,安抚,一说依附。
茀茀〔bó bó〕:强盛貌。
仡仡〔yì yì〕:高耸貌。
肆:疾,快,一说通“袭”。
忽:灭亡。
拂:违背,悖逆。
【翻译】
崇高伟大是那天帝,照临下界光明显耀。监察观照天下四方,以求百姓生活安定。正是殷商这个国家,治国理政不得民心。念及天下四方之国,于是推究加以审度。天帝经过考察之后,憎恶殷商十分深重。于是回头向西顾望,此地堪可作为居处。砍伐林木清除杂树,枯树或直或已倒地。修剪清楚整治齐平,丛生灌木或大或小。排开杂木辟除乱枝,乃红柳树和灵寿树。去除杂枝剔掉乱叶,是那山桑还有柘树。上帝迁附明君之德,犬戎之族继而败退。天帝确立文王婚配,承受天命已经巩固。天帝视察岐山一带,栎树白桵抽出新枝,松树柏树笔直耸立。天帝建国划定疆界,就从太伯王季之时。正是这位名王季者,顺父心意而有友爱。因此友爱他的兄长,而使吉庆积累深厚。上帝赐他荣耀光辉,承受福禄没有终尽,天下四方全都占有。正是这位名王季者,天帝审视测度其心,宣扬流布美好名声。他的德行充满光明,充满光明无比美善,堪为尊长和那国君。称王统领如此大国,能使百姓归顺亲附。等到周代文王之时,他的德行毫无晦暗。既已承受天帝之福,传承延续后代子孙。天帝对那文王说道,不要暴戾或者跋扈,不要羡慕而生贪婪,应当渡河先登彼岸。密国之人没有恭敬,胆敢对抗西周大国,侵略阮国去往共国。文王对此勃然大怒,于是整顿他的军队,遏止去往共国之军,以使大周福祚深厚,以使天下人心满足。密人凭借高丘地势,从阮边界发动侵略,登上我国高峻山冈。不要陈兵在我丘陵,那是我的山陵大丘。不要饮用我的泉水,那是我的山泉水池。文王审度山巘平原,占据岐山南面之所,处于渭水旁边之地。他是万国效法典范,他是统领百姓之王。上帝对那文王说道,我心思怀光明之德。语不大声给人脸色,历时弥久不改本制。识得大道知晓至理,顺应天帝所立法则。上帝对那文王说,咨询友邦一起商讨,联合你的兄弟之国。用你那些攀爬钩援,和你那些临冲战车,讨伐攻破崇国城墙。临冲战车摇动前进,崇国城墙高大屹然。讯问俘虏接连不断,割取敌耳徐缓不迫。行军出征祭祀天神,招降敌军安抚民众,四方诸国不敢侮慢。临冲战车威风强盛,崇国城墙宛然高耸。出征讨伐快速攻破,使之灭绝使之消亡,四方诸国不敢悖逆。
【解读】
《皇矣》也是一首以周朝开国创基为题材的史诗,从太王写到王季及文王,重点歌颂了文王伐密灭崇的赫赫武功。《毛诗序》云:“天监代殷,莫若周;周世世修德,莫若文王。”朱熹《诗集传》云:“此诗叙太王、太伯、王季之德,以及文王伐密伐崇之事也”,概括得比较全面。
全诗共分八章,每章十二句,叙事周详,内容宏大。本诗前二章从古公亶父由豳地迁往岐山写起,展现了太王开地垦山、精勤创业的事迹。三、四两章写王季继承父业,以其贤明之德使周不断发展壮大,并将周之祖业传于文王。五、六、七、八四章以较多笔墨描写了文王伐密灭崇的战争过程,及四方诸国敬服归顺的成果,对文王的武功予以了热切称颂。诗中贯穿着天命所归的思想,甚至将天帝人格化,折射出上古时期浓厚的天命哲学。
莫:安定。一说通“瘼”,疾苦,病。
二国:夏朝与商朝。一说豳国与邰国,一说“上国”之误,指殷商。
获:得到民心。
度〔duó〕:图谋,一说相处。
耆〔jī〕:通“稽”,考察。一说憎恶。
廓:大,一说规模。
作之屏〔bǐng〕之:作:借为“柞”,砍伐树木。屏,同“摒”,除去。
其菑〔zī〕其翳:菑,直立而枯死的树木。翳,同“殪”,倒伏于地枯死的树木。
其灌其栵〔liè〕:灌,丛生的树木。栵,丛生的小树,一说成行而生的树木,一说死而复生的枝杈。
其柽〔chēng〕其椐〔jū〕:柽,树木名,亦称三春柳或红柳。椐,树木名,俗称灵寿木。
其檿〔yǎn〕其柘〔zhè〕:檿,树木名,又称山桑。柘,树木名,落叶灌木或乔木。
串夷载路:串夷,即犬戎。载,语气助词,无实义。路,通“露”,败坏,一说顺应。
配:婚配。
省〔xǐng〕:察看。一说完善。
兑:直立。
对:疆界,一说生明君。
大伯:即太伯,太王长子。
锡:同“赐”。
奄:全、尽,一说大。
貊〔mò〕:通“莫”,传布。一说静。
类:善。一说分辨善恶。
王〔wàng〕:称王,统治。
比:使人亲附。
比:及至,等到。
悔:假借为“晦”,晦暗,不明。
祉〔zhǐ〕:福。
施〔yì〕:延续。
畔援:跋扈,暴戾。一说同“盘桓”。
歆〔xīn〕羡:爱慕,羡慕。一说犹“觊觎”。
诞:句首发语词,无实义。一说大。
密:古国名,在今甘肃灵台一带。
距:通“拒”,抗拒,抵御。
侵阮徂共〔gōng〕:阮,古国名,在今甘肃泾川一带。共,古国名,在今甘肃泾川一带。
按:控制,遏止。
祜〔hù〕:福。
京:高耸的土丘。
矢:借作“施”,陈列。
鲜〔xiǎn〕:同“巘”,大山上的小山。
将:旁边。
方:准则,典范。
大声以色:大声说话,以脸色示人。一说大指注重。
长夏以革:时间长久,改变原有法度,“长夏”指多个夏天,形容时间长。长,一说作为首领、尊长;一说凭恃。夏,一说周分封的中原各诸侯国;一说夏楚,指刑具。革,改变,一说兵甲。
仇方:友邦,邻国。一说敌国。
钩援:一种攻城器械,以钩钩入城墙,牵绳攀援而登。
临冲:两种战车。临车可居高临下地攻城,冲车可从侧旁冲击攻城。
崇墉:崇,古国名,在今陕西西安、户县一带。墉,城墙。
闲闲:摇动貌,一说强盛貌。
言言:高大貌。
执讯连连:执讯,对所获敌人加以讯问。连连,接连不断,一说徐缓。
攸馘〔guó〕安安:馘,古代战争中割取敌人的左耳以计数献功。安安,从容徐缓貌。
是类是祃〔mà〕:类,出征时祭天。祃,行军驻扎处举行的祭祀。
是致是附:致,招致,一说送来。附,通“抚”,安抚,一说依附。
茀茀〔bó bó〕:强盛貌。
仡仡〔yì yì〕:高耸貌。
肆:疾,快,一说通“袭”。
忽:灭亡。
拂:违背,悖逆。
【翻译】
崇高伟大是那天帝,照临下界光明显耀。监察观照天下四方,以求百姓生活安定。正是殷商这个国家,治国理政不得民心。念及天下四方之国,于是推究加以审度。天帝经过考察之后,憎恶殷商十分深重。于是回头向西顾望,此地堪可作为居处。砍伐林木清除杂树,枯树或直或已倒地。修剪清楚整治齐平,丛生灌木或大或小。排开杂木辟除乱枝,乃红柳树和灵寿树。去除杂枝剔掉乱叶,是那山桑还有柘树。上帝迁附明君之德,犬戎之族继而败退。天帝确立文王婚配,承受天命已经巩固。天帝视察岐山一带,栎树白桵抽出新枝,松树柏树笔直耸立。天帝建国划定疆界,就从太伯王季之时。正是这位名王季者,顺父心意而有友爱。因此友爱他的兄长,而使吉庆积累深厚。上帝赐他荣耀光辉,承受福禄没有终尽,天下四方全都占有。正是这位名王季者,天帝审视测度其心,宣扬流布美好名声。他的德行充满光明,充满光明无比美善,堪为尊长和那国君。称王统领如此大国,能使百姓归顺亲附。等到周代文王之时,他的德行毫无晦暗。既已承受天帝之福,传承延续后代子孙。天帝对那文王说道,不要暴戾或者跋扈,不要羡慕而生贪婪,应当渡河先登彼岸。密国之人没有恭敬,胆敢对抗西周大国,侵略阮国去往共国。文王对此勃然大怒,于是整顿他的军队,遏止去往共国之军,以使大周福祚深厚,以使天下人心满足。密人凭借高丘地势,从阮边界发动侵略,登上我国高峻山冈。不要陈兵在我丘陵,那是我的山陵大丘。不要饮用我的泉水,那是我的山泉水池。文王审度山巘平原,占据岐山南面之所,处于渭水旁边之地。他是万国效法典范,他是统领百姓之王。上帝对那文王说道,我心思怀光明之德。语不大声给人脸色,历时弥久不改本制。识得大道知晓至理,顺应天帝所立法则。上帝对那文王说,咨询友邦一起商讨,联合你的兄弟之国。用你那些攀爬钩援,和你那些临冲战车,讨伐攻破崇国城墙。临冲战车摇动前进,崇国城墙高大屹然。讯问俘虏接连不断,割取敌耳徐缓不迫。行军出征祭祀天神,招降敌军安抚民众,四方诸国不敢侮慢。临冲战车威风强盛,崇国城墙宛然高耸。出征讨伐快速攻破,使之灭绝使之消亡,四方诸国不敢悖逆。
【解读】
《皇矣》也是一首以周朝开国创基为题材的史诗,从太王写到王季及文王,重点歌颂了文王伐密灭崇的赫赫武功。《毛诗序》云:“天监代殷,莫若周;周世世修德,莫若文王。”朱熹《诗集传》云:“此诗叙太王、太伯、王季之德,以及文王伐密伐崇之事也”,概括得比较全面。
全诗共分八章,每章十二句,叙事周详,内容宏大。本诗前二章从古公亶父由豳地迁往岐山写起,展现了太王开地垦山、精勤创业的事迹。三、四两章写王季继承父业,以其贤明之德使周不断发展壮大,并将周之祖业传于文王。五、六、七、八四章以较多笔墨描写了文王伐密灭崇的战争过程,及四方诸国敬服归顺的成果,对文王的武功予以了热切称颂。诗中贯穿着天命所归的思想,甚至将天帝人格化,折射出上古时期浓厚的天命哲学。
元芳,你怎么看?
- 全部评论(0)
还没有评论,快来抢沙发吧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