蜈蚣

【释名】

也叫蒺藜、天龙。

【集解】

[别录说]蜈蚣生大吴川谷及江南。头、足俱赤者良。[弘景说]今赤足者,多出自京口、长山、高丽山、茅山,得于腐烂积草处,勿伤,曝干。黄足者不堪用。蜈蚣啮人,以桑汁、白盐涂,即愈。[时珍说]西南到处有。春出冬蛰,节节有足,双须歧尾。性畏蜘蛛,若蜘蛛以溺射,即断烂。段成式《酉阳杂俎》载,绥定县蜈蚣,大者能用气吸蛇及蜥蜴,相去三四尺,骨肉自消。沈怀远《南越志》载,南方晋安有山出大蜈蚣,长丈余,能吃掉牛。山人点火把捕获,以皮蒙鼓,曝肉为脯,味美于牛肉。

【气味】

辛,温,有毒。

【主治】

啖诸蛇、虫、鱼毒,杀鬼物老精温疟,杀三虫。疗心腹寒热积聚,堕胎,去恶血。小儿惊痫风搐,脐风口噤,丹毒秃疮瘰疬,便毒痔漏,蛇瘕蛇瘴蛇伤。

【发明】

[时珍说]诸物中,行疾者,惟风与蛇。蜈蚣能制蛇,故亦能截风,所以它是厥阴经药。故所主诸症,多属厥阴。

【附方】

1. 小儿撮口(舌上有疮,如粟米大)。生蜈蚣捣汁敷涂。
2. 小儿急惊。用蜈蚣一条(去足),炙研末,丹砂、轻粉,等分研匀,加乳汁和成如绿豆大的丸子。按病者年龄。每岁服一丸,乳汁送服。
3. 天吊惊风(目久不下,眼见白睛,角弓反张,不能出声)。用大蜈蚣一条,去头足,酥炙,以竹刀劈为左右两半,研末,各半加麝香五分。用时,以左半药末吹入左鼻,以右半药末吹入右鼻,只吹少许即可,不可过多。若眼末下,可再吹入少量,服下即止。
4. 破伤风。用蜈蚣研末擦牙,吐出涎沫即愈。又主:蜈蚣头、乌头尖、附子底、蝎梢,等分研末。每用一分至三分,热酒灌服。另以药末敷患处,出汗即愈。
5. 口眼歪斜,口内麻木。用蜈蚣三条,一条蜜炙,一条酒浸,一条纸裹火煨,均去头足;天南星一个,切作四片,一蜜炙,一酒浸,一纸裹火煨,一生用;半夏、白芷各五钱。各药一起研末,加麝香少许。每服一钱,热水调服。一天服一次。
6. 蝮蛇螫伤。用蜈蚣研末敷涂。
7. 天蛇头疮(生手指头上)。用蜈蚣一条,烧烟熏一二次即愈。或将蜈蚣研末,调猪胆汁敷涂。
8. 丹毒瘤肿。用蜈蚣一条、白矾如皂角子大一块、雷丸一个、百部二钱,共研末,调醋敷涂。
9. 瘰疬溃疮。用茶和蜈蚣二味,炙至香熟。捣筛为末,先用甘草汤洗净患处,再将药末敷上。
10. 小儿秃疮。大蜈蚣一条、盐一分,放油内浸七天,取油涂擦,即效。
11. 痔疮疼痛。用赤足蜈蚣焙干研末,加片脑少许,调好敷涂。又方:用蜈蚣三四条,浸入煮开一二次的香油中,再加入五倍子末二三钱,瓶封收存。在痔痛不可忍时,取油点涂,痛即止。
12. 腹大如箕。用蜈蚣三五条,酒炙过,研末。每服一钱,分为两份,分别装入两个开孔的鸡蛋内,搅匀,封好,煮熟吃。一天一次,连进三服可愈。
13. 脚肚转筋。用蜈蚣烧末,调猪油涂擦。

元芳,你怎么看?
  • 全部评论(0
    还没有评论,快来抢沙发吧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