蟾蜍
【释名】
又名癞蛤蟆。
【集解】
[别录说]原生长在江湖池泽之中。[颂说]现在处处都有。蟾蜍多在潮湿的地方,形体大,背上有层层叠叠像痱子的东西,行动迟缓,不能跳跃,也不能鸣叫;蛤蟆多生活在水中,体态小,皮肤上多黑斑点,善跳跃,行动敏捷。二者属同一类,但功用稍有差别。
【气味】
辛,凉,微毒。
【主治】
治外阴溃烂、恶疽疮,疯狗咬伤。能合玉石。烧灰敷疮,效果甚佳。治温病发斑危急,去掉蟾蜍肠生捣食一二只,立愈。杀疳虫,治鼠瘘和小儿劳瘦疳疾,面黄,破腹内结块。
蟾蜍
【附方】
1. 腹中冷癖(逆害饮食,两胁痞满,按之鸣转)。用大蟾蜍一个,去皮、肠,切成小块,加芒硝(体强者一升,中等者七合,体弱者五合),以水七升,煮至四升,一次服下,以泻为度。
2. 小儿疳积(疳积腹大,黄瘦骨立,头生疮疖)。用立秋后大蟾蜍,去首、足、肠,涂上清油,在瓦上炙熟吃,有积秽排出。连吃五六个,一月之后,形容改变,疗效明显。
3. 五疳八痢(面黄肌瘦,好食泥土,不思乳食)。用大干蟾蜍一个(烧存性)、皂角(去皮、弦)一钱(烧存性)、蛤粉(水飞)三钱、麝香一钱,共研末,糊成如粟米大的丸子。每服三四十丸,空心米汤送服。一天服两次,此方叫做“五疳保童丸”。
4. 走马牙疳,浸蚀口鼻。用干蟾蜍裹黄泥中煅过,取二钱半,加黄连二钱半、青黛一钱、麝香少许,共研末,敷患处。
5. 小儿口疮、褥疮,褥疮。用夏季蟾蜍炙过,研末,敷患处。
6. 一切湿疮。用蟾蜍烧灰,调猪油涂擦。
7. 肿毒初起。大蟾蜍一个剁碎,和炒石灰一起,研如泥,敷涂。频换药。
8. 破伤风病。用蟾蜍二两半(切剁如泥),加花椒一两,同酒炒熟,再加酒二两半,温服。通身出汗,见效。
9. 折伤接骨。大蟾蜍生研如泥,敷涂伤处,外用竹片包好捆稳。
- 全部评论(0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