骨碎补
所属分类:第八卷 草部
【释名】
也称猴姜、胡孙姜、石毛姜。
【集解】
[志说]骨碎补生于江南。根寄树石上,有毛。[颂说]今淮、浙、陕西、夔路州郡皆有骨碎补。生木或石上。多在背阴处,引根成条,上省黄赤毛及短叶附之。抽大叶成枝。叶面青绿色,有青黄点;背青白色,有赤紫点。春生叶,至冬干黄。无花实,采根入药。[时珍说]根扁长,略似姜形。叶有桠缺,颇似贯众叶。
根〔气味〕苦,温,无毒。
【主治】
破血止血,补伤折。主骨中毒气,风血疼痛,五劳六极,足手不收,上热下冷。恶疮,蚀烂肉,杀虫。研末,猪肾夹煨,空心食,治耳鸣,及肾虚久泄,牙疼。
骨碎补
根〔主治〕破血止血,补伤折。主骨中毒气,风血疼痛,五劳六极,足手不收,上热下冷。恶疮,蚀烂肉,杀虫。研末,猪肾夹煨,空心食,治耳鸣,及肾虚久泄,牙疼。
【发明】
[颂说]骨碎补,入妇人血气药。蜀人治闪折筋骨伤损,取根捣筛,煮黄米粥,和裹伤处效果显著。[时珍说]骨碎补,是足少阴药,故能入骨,治牙,及久泻痢。
【附方】
1. 虚气攻牙,齿痛血出。用骨碎补二两,细,慢火炒黑,研末,常以擦齿,有口津,吐出或咽下均可。
2. 耳鸣耳闭。用骨碎补削作细条,炮过,乘热塞耳中。
3. 长久泻痢。用骨碎补研末,放入猪肾中煨熟吃下,即止。
元芳,你怎么看?
- 全部评论(0)
还没有评论,快来抢沙发吧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