芍药

【释名】

也称将离、犁食、白术、余容。白者称金芍药,赤者称木芍药。

【集解】

[时珍说]古人说洛阳牡丹、扬州芍药甲天下。今药中所用,也多取扬州者。十月生芽,入春始长,三月开花。其品种有三十余种,有千叶、单叶、楼子之分。入药最宜单叶之根,气味全厚。根之赤、白,随花之色。

根〔气味〕苦,平,无毒。[元素说]芍药的根寒,味酸,气厚味薄,升而微降,属阳中之阴。[好古说]味酸而苦,气薄味厚,属阴,主降,为手足太阴行经药,入肝脾血分。[之才说]与须丸相使,与石斛、芒硝相恶,与硝石、鳖甲、小蓟相畏,与藜芦相反。

【主治】

邪气腹痛,除血痹,破坚积,寒热疝瘕,止痛,利小便,益气。通顺血脉,缓中,散恶血,逐贼血,去水气,利膀胱大小肠,消痈肿,时行寒热,中恶腹痛腰痛。治脏腑拥气,强五脏,补肾气,治时疾骨热。妇人血闭不通,能蚀脓。妇人各种病,胎前产后诸疾,治风补劳,退热除烦益气,惊狂头痛,目赤明目,肠风泻血痔瘘,发背疮疥。泻肝,安脾肺,收胃气,止泻利,固腠理,和血脉,收阴气,敛逆气。理中气,治脾虚中满,心下痞,胁下痛,善噫,肺急胀逆喘咳,太阳鼻血目涩,肝血不足,阳痿病苦寒热,带脉病苦腹痛满,腰溶溶如坐水中。止下痢腹痛后重。

【发明】

[大明说]赤者补气,白者补血。[元素说]白补赤散,泻肝补脾胃。酒浸行经,止中部腹痛。与姜同用,温经散湿通塞,利腹中痛,胃气不通。白芍入脾经补中焦,为下利必用之药。而泻利皆太阴病,故不可缺此。得炙甘草为佐,治腹中痛,夏天加少量黄芩,恶寒则加桂,这是仲景神方。其功用有六:安脾经;治腹痛;收胃气;止泻痢;和血脉;固腠理。[时珍说]白芍药益脾,能于土中泻木。后重散邪,能行血中之滞。

芍药

根〔主治〕强五脏,补肾气,治时疾骨热。妇人各种病,胎前产后诸疾,治风补劳,退热除烦益气,惊狂头痛,目赤明目等。

【附方】

1. 腹中虚痛。用白芍药三钱、炙甘草一钱,加水二碗,煎成一碗温服。夏月加黄芩五分,恶寒加肉桂一钱,冬月大寒再加桂一钱。
2. 风毒骨痛。用芍药二分、虎骨一两,炙后研细,装入布袋放在酒三升中泡五天。每次饮酒三合,一天三次。
3. 脚气肿痛。用芍药六两、甘草一两,共研末,白开水送下。
4. 消渴引饮。用白芍药、甘草,等分为末。每用一钱,水煎服。一日服三次。有特效。
5. 鼻血不止。用芍药研细,每服两匙,水送下。
6. 鼻血、咯血。用白芍药一两、犀角末二钱半,共研细,新水冲服一茶匙。直至血止。
7. 崩中下血、小腹疼痛。芍药一两炒黄、柏叶六两微炒。每服二两,加水一升,煮成六合。又一方:将上方中的两味药,共研末。每服二钱,酒送下。
8. 月经不停。用白芍药、香附子、熟艾叶各一钱半,水煎服。
9. 赤白带长期不愈。用白芍药三两、干姜半两,锉碎黄,捣成末。每服二匙,空心服,水送下。日服二次。又一方:芍药炒黑,研末,酒送服。
10. 鱼骨鲠喉。用白芍药嚼细咽汁。

元芳,你怎么看?
  • 全部评论(0
    还没有评论,快来抢沙发吧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