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二十五回 苏妲己请妖赴宴
诗曰:
鹿台只望接神仙,岂料妖狐降绮筵。
浊骨不能超浊世,凡心怎得出凡筌。
希徒弄巧欺明哲,孰意招尤剪秽膻。
惟有昏庸殷纣拙,反听苏氏杀先贤。
话说韩荣知文王聘请子牙相周,忙修本差官往朝歌。非止一日,进城来,差官往文书房来下本。那日看本者,乃比干丞相。比干见此本姜尚相周一节,沉吟不语,仰天叹息曰:“姜尚素有大智,今佐西周,其心不小,此本不可不奏。”比干抱本往摘星楼来候旨,纣王宣比干进见。王曰:“皇叔有何奏章?”比干奏曰:“汜水关总兵韩荣一本,言姬昌礼聘姜尚为相,其志不小。东伯侯反于东鲁之乡,南伯侯屯兵三山之地,西伯姬昌若有变乱,此时正谓刀兵四起,百姓思乱。况水旱不时,民贫军乏,库藏空虚。况闻大师远征北地,胜败未分,真国事多艰,君臣交省之时。愿陛下圣意上裁,请旨定夺。”王曰:“俟朕临殿,与众卿共议。”
君臣正论国事,只见当驾官奏曰:“北伯侯崇侯虎候旨。”命传旨,宣侯虎上楼。王曰:“卿有何奏章?”侯虎奏曰:“奉旨监造鹿台,整造二年零四个月,今已工完,特来覆命。”纣王大喜:“此台非卿之力,终不能如是之速。”侯虎曰:“臣昼夜督工,焉敢怠玩,故此成工之速。”王曰:“今姜尚相周,其志不小。汜水关总兵韩荣有本来说,为今之计,如之奈何?卿有何谋,可除姬昌大患!”侯虎奏曰:“姬昌何能!姜尚何物?井底之蛙,所见不大;萤火之光,其亮不远。名为相周,犹寒蝉之抱枯杨,不久俱尽。陛下若以兵加之,使天下诸侯耻笑。据臣观之,无能为耳,愿陛下不必与之较量也。”王曰:“卿言甚善。”纣王又问曰:“鹿台已完,朕当幸之。”侯虎奏曰:“特请圣驾观看。”纣王甚喜:“二卿可暂往台下,候朕与皇后同往。”王传旨:“排鸾驾往鹿台玩赏。”有诗为证:
鹿台高耸透云霄,断送成汤根与苗。
土木工兴人失望,黎民怨起鬼应妖。
食人无厌崇侯恶,献媚逢迎费仲枭。
勾引狐狸歌夜月,商朝一似水中飘。
话说纣王与妲己同坐七香车,宫人随驾,侍女纷纷,到得鹿台。果然华丽。君后下车,两边扶侍上台。真是瑶池紫府,玉阙珠楼,说甚么蓬壶方丈!团团俱是白石砌就,周围尽是玛瑙妆成。楼阁重重,显雕檐碧瓦;亭台叠叠,皆兽马金环。殿当中嵌几样明珠,夜放光华,空中照耀;左右尽铺设俱是美玉良金,辉煌闪灼。比干随行在台观看,台上不知费几许钱粮,无限宝玩,可怜民膏民脂,弃之无用之地,想台中间,不知陷害了多少冤魂屈鬼。又见纣王携妲己入内庭。比干看罢鹿台,不胜嗟叹。有赋为证:
台高插汉,榭耸凌云。九曲栏杆,饰玉雕金光彩彩;千层楼阁,朝星映月影溶溶。怪草奇花,香馥四时不卸;殊禽异兽,声扬十里传闻。游宴者恣情欢乐,供力者劳瘁艰辛。涂壁脂泥,俱是万民之膏血;华堂采色,尽收百姓之精神。绮罗锦席,空尽织女机杼;丝竹管弦,变化野夫啼哭。真是以天下奉一人,须信独夫残万姓。
比干在台上,忽见纣王传旨奏乐饮宴,赐比干、侯虎筵席。二臣饮罢数杯,谢酒下台不表。
且说妲己与纣王酣饮,王曰:“爱卿曾言鹿台造完,自有神仙、仙子、仙姬俱来行乐。今台已造完成,不识神仙、仙子可一日一至乎?”这一句话,原是当时妲己要与玉石琵琶精报仇,将此鹿台图献与纣王,要害子牙,故将邪言惑诱纣王。岂知作耍成真,不期今日工完。纣王欲想神仙,故问妲己。妲己只得朦胧应曰:“神仙、仙子,乃清虚有道之士,须待月色圆满,光华皎洁,碧天无翳,方肯至此。”纣王曰:“今乃初十日,料定十四五夜,月华圆满,必定光辉,使朕会一会神仙、仙子何如?”妲己不敢强辩,随口应承。
此时纣王在台上贪欢取乐,淫泆无休。从来有福者,福德多生;无福者,妖孽广积。奢侈淫泆,乃丧身之药。纣王日夜纵施,全无忌惮。妲己自纣王要见神仙、仙子之类,着实挠心,日夕不安。其日乃是九月十三日三更时分,妲己俟纣王睡熟,将元形出窍,一阵风声,来至朝歌南门外,离城三十五里轩辕坟内。妲己元形至此,众狐狸齐来迎接,又见九头雉鸡精出来相见。雉鸡精道:“姐姐为何到此?你在深院皇宫,受享无穷之福,何尝思念我等在此凄凉。”妲己道:“妹妹,我虽别你们,朝朝侍天子,夜夜伴君王,未尝不思念你等。如今天子造完鹿台,要会仙姬、仙子。我思一计,想起妹妹与众孩儿们,有会变者,或变神仙,或变仙子、仙姬,去鹿台受享天子九龙宴席。不会变者,自安其命,在家看守。俟其日,妹妹同众孩儿们来。”雉鸡精答道:“我有些须事,不能领席。算将来,只得三十九名会变的。”妲己分付停当,风声响处,依旧回宫,入还本窍。纣王大醉,那知妖精出入。一宿天明。次日,纣王问妲己曰:“明日是十五夜,正是月满之辰,不识群仙可能至矣?”妲己奏曰:“明日治宴三十九席,排三层摆在鹿台,候神仙降临。陛下若会仙家,寿添无算。”纣王大喜。王问曰:“神仙降临,可命一臣斟酒陪宴。”妲己曰:“须得一大量大臣,方可陪席。”王曰:“合朝文武之内,止有比干量洪。”传旨曰:“宣亚相比干。”不一时,比干至台下朝见。纣王曰:“明日命皇叔陪群仙筵宴。至月上台下候旨。”比干领旨,不知怎样陪神仙,糊涂不明,仰天叹息:“昏君,社稷这等狼狈,国事日见颠危,今又痴心逆想,要会神仙,似此又是妖言,岂是国家吉兆!”比干回府,总不知所出。
且说纣王次日传旨:“打点筵宴,安排台上,三十九席俱朝上摆列,十三席一层,摆列三层。”纣王分付,布列停妥。纣王恨不得将太阳速送西山,皎月忙升东土。九月十五日抵暮,比干朝服,往台下候旨。
且说纣王见日已西沉,月光东上。纣王大喜,如得万斟珠玉一般。携妲己于台上,看九龙筵席,真乃是烹龙炮凤珍馐味,酒海肴山色色新。席已完备,纣王妲己入内坐欢饮,候神仙前来。妲己奏曰:“但群仙至此,陛下不可出见。如泄天机,恐后诸仙不肯再降。”王曰:“御妻之言是也。”话犹未了,将近一更时分,只听得四下里风响。怎见得,有诗为证。诗曰:
妖云四起罩乾坤,冷雾阴霾天地昏。
纣王台前心胆战,苏妃目下子孙尊。
只知饮宴多生福,孰料贪杯惹灭门。
怪气已随王气散,至今遗笑鹿台魂。
这些在轩辕坟内狐狸,采天地之灵气,受日月之精华,或一二百年者,或三五百年者,今并化作仙子、仙姬、神仙体像而来。那些妖气,霎时间把一轮明月雾了。风声大作,犹如虎吼一般。只听得台上飘飘的落下人来,那月光渐渐的现出。妲己悄悄启曰:“仙子来了。”慌的纣王隔绣帘一瞧,内中袍分五色,各穿青、黄、赤、白、黑。内有戴鱼尾冠者、九扬巾者、一字巾者、佗头打扮者、双丫髻者,内有盘龙云髻如仙子、仙姬者。纣王在帘内观之,龙心大悦。只听有一仙人言曰:“众位道友,稽首了。”众仙答礼曰:“今蒙纣王设席,宴吾辈于鹿台,诚为厚赐。但愿国祚千年胜,皇基万万秋。”妲己在里面传旨:“宣陪宴官上台。”比干上台,月光下一看,果然如此。个个有仙风道骨,人人像不老长生。自思:“此事实难解也。人像两真,我比干只得向前行礼。”内有一道人曰:“先生何人?”比干答曰:“卑职亚相比干,奉旨陪宴。”道人曰:“既是有缘来此会,赐寿一千秋。”比干听说,心下着疑。内传旨:“斟酒。”比干执金壶斟酒,三十九席已完。身居相位,不识妖气,怀抱金壶,侍于侧半。
这些狐狸俱仗变化,全无忌惮,虽然服色变了,那些狐狸骚臭变不得。比干只闻狐骚臭,比干自思:“神仙乃六根清静之体,为何气秽冲人?”比干叹曰:“当今天子无道,妖生怪出,与国不祥。”正沉思之间,妲己命陪宴官奉大杯。比干依次奉三十九席,每席奉一杯陪一杯。比干有百斗之量,随奉过一回。妲己又曰:“陪宴官再奉一杯。”比干每一席,又是一杯。诸妖连饮二杯。此杯乃是劝杯,诸妖自不曾吃过这皇封御酒,狐狸量大者还招架得住,量小者招架不住。妖怪醉了,把尾巴都拖下来,只是晃。妲己不知好歹,只是要他的子孙吃,但不知此酒发作起来,禁持不住,都要现出原形来。比干奉第二层酒,头一层都挂下尾,已都是狐狸尾。此时月照正中,比干着实留神,看得明白,已是追悔不及,暗暗叫苦:“想我身居相位,反见妖怪叩头,羞杀我也!”比干闻狐骚臭难当,暗暗切齿。
且说妲己在帘内,看着陪宴官奉了三杯,见小狐狸醉将来了,若现出原身来,不好看相。妲己传旨:“陪宴官暂下台去,不必奉酒,任从众仙各归洞府。”比干领旨下台,郁郁不乐,出了内庭。过了分宫楼、显庆楼、嘉善殿、九间殿,殿内有宿夜官员,出了午门上马,前边有一对红纱灯引道。未及行了二里,前面火把灯球,锵锵士马,原来是武成王黄飞虎巡督皇城。比干上前,武成王下马,惊问比干曰:“丞相有甚紧急事,这时节才出午门?”比干顿足道:“老大人,国乱邦倾,纷纷精怪,浊乱朝廷,如何是好?昨晚天子宣我陪仙子仙姬宴,果然有一更月上,奉旨上台,有一起道人,各穿青、黄、赤、白、黑衣,也有些仙风道骨之像,孰知原来是一阵狐狸精!那精连饮两三大杯,把尾巴挂将下来,月下明明的看得是实。如此光景,怎生奈何!”黄飞虎曰:“丞相请回,末将明日自有理会。”比干回府。黄飞虎命黄明、周纪、龙环、吴乾:“你四人各带二十名健卒,散在东、南、西、北地方,看那些道人出那一门,务踪其巢穴,定要真实回报。”四将领令去讫。武成王回府。
且说众狐狸酒在腹内闹将起来,驾不得妖风,起不得朦雾,勉强架出午门,一个个都落下来,拖拖拽拽,挤挤挨挨,三三五五,拥簇而来。出南门将至五更,南门开了,周纪远远的黑影之中,明明看见,随后哨探。离城三十五里,轩辕坟傍,有一石洞,那些道人、仙子,都爬进去了。次日黄飞虎升殿,四将回令。周纪曰:“昨在南门,探得道人有三四十名,俱进轩辕坟石洞内去了。探的是实,请令定夺。”黄飞虎命周纪:“领三百家将,尽带柴薪,塞住石洞,将柴架起来烧,到下午来回令。”周纪领令去讫。门官报道:“亚相到了。”飞虎迎请到庭上行礼,分宾主坐下。茶罢,黄飞虎将周纪一事说明,比干大喜称谢。二人在此谈论国家事务。武成王置酒,与比干丞相传杯相叙,不觉就至午后。周纪来见:“奉令放火,烧到午时,特来回令。”飞虎曰:“末将同丞相一往,如何?”比干曰:“愿随车驾。”二人带领家将,同出南门三十五里,来至坟前,烟火未灭。黄将军下骑,命家将将火灭了,用挠钩挞将出来。众家将领命不题。
且说这些狐狸吃了酒的,死了也甘心,还有不会变的,无辜俱死于一穴。有诗为证。诗曰:
欢饮传杯在鹿台,狐狸何事化仙来。
只因秽气人看破,惹下焦身粉骨灾。
众家将不一时将些狐狸挞出,内有焦毛烂肉,臭不可闻。比干对武成王曰:“这许多狐狸,还有未焦者,拣选好的,将皮剥下来,造一袍袄,献与当今,以惑妲己之心。使妖魅不安于君前,必至内乱,使天子醒悟。或知贬谪妲己,也见我等忠诚。”二臣共议,大悦。各归府第,欢饮尽醉而散。古语云:“不管闲事终无事。”只怕你谋里,招殃祸及身。但不知后来凶吉如何,且听下回分解。
元芳,你怎么看?
- 全部评论(0)
还没有评论,快来抢沙发吧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