刘亮采
本文出自《聊斋志异》卷六
【原文】
闻济南怀利仁言:刘公亮采,狐之后身也。初,太翁居南山,有叟造其庐,自言胡姓。问所居,曰:“只在此山中。闲处人少,惟我两人,可与数晨夕,故来相拜识。”因与接谈,词旨便利,悦之,治酒相欢,醺而去。越日复来,愈益款厚。刘云:“自蒙下交,分即最深。但不识家何里,焉所问兴居?”胡曰:“不敢讳,实山中之老狐也。与若有夙因,故敢内交门下。固不能为翁福,亦不敢为翁祸,幸相信勿骇。”刘亦不疑,更相契重。即叙年齿,胡作兄,往来如昆季,有小休咎,亦以告。时刘乏嗣,叟忽云:“公勿忧,我当为君后。”刘讶其言怪。胡曰:“仆算数已尽,投生有期矣。与其他适,何如生故人家?”刘曰:“仙寿万年,何遂及此?”叟摇首云:“非汝所知。”遂去。夜果梦叟来,曰:“我今至矣。”既醒,夫人生男,是为刘公。
公既长,身短,言词敏谐,绝类胡。少有才名,壬辰成进士。为人任侠,急人之急,以故秦、楚、燕、赵之客,趾错于门;货酒卖饼者,门前成市焉。
【翻译】
听济南怀利仁说:刘亮采是狐狸投胎。起先,刘亮采的父亲刘太翁住在南山,有个老头到刘家造访,自称姓胡。问他住哪儿,说:“就在这山里。闲静处人少,只有你我两人可以朝夕相处在一起,所以前来拜访结识。”于是与刘太翁交谈,谈吐机敏伶俐,刘太翁很喜欢,就备酒欢饮,喝得醉醺醺的才离去。过了一天,老头又来了,两人越发投合融洽。刘太翁说:“自从蒙您结交,情分最深。只是不知您住在哪里,到哪里向您问候起居?”胡老头说:“不敢隐瞒,我实际是山里的一只老狐狸。因为与您有缘,所以才敢结交门下。我不能给你带来福运,也不敢给你带来灾祸,请相信我,不要害怕。”刘太翁听罢也不怀疑,更加默契珍重。当下又各叙年龄,胡老头为兄,两人往来如同兄弟,刘太翁若有小福小祸,胡老头也都告知。当时刘太翁还没儿子,胡老头忽然说:“你别担忧,我应该做你的后代。”刘太翁惊讶他出语奇怪。胡老头说:“我算计我的寿命已经到头,离转世投胎的日子不远了。与其投生到别人家,怎么比得上投生在老朋友家?”刘太翁说:“神仙的寿数在万年,哪里就到这一步呢?”胡老头摇摇头说:“这不是你所知道的。”就走了。夜里刘太翁果然梦见胡老头前来,说:“我现在来了。”醒了之后,夫人生下一个男孩子,这就是刘亮采。
刘亮采成人后,身体短小,言词敏捷诙谐,极像胡老头。少年时代他就以才气闻名,壬辰年间成了进士。他为人行侠仗义,急人之所急,所以秦、楚、燕、赵各地来拜见他的客人,踩破了他家的门槛;卖酒、卖饼的小贩在他家门前聚集,形成了一个集市。
【点评】
这是一篇《聊斋志异》式的人物传记。传主是作者很敬仰钦佩的当代人物。有趣的是,所写传主的重心为前生而不是今世,是用前生来烘染今世。开端便语出惊人地宣称“刘公亮采,狐之后身也”,颇类似于民间流传的“这个婆姨不是人,九天仙女下凡尘。生个儿子会做贼,偷得蟠桃献母亲”那种欲扬先抑的写法。
写狐狸的高尚主要通过言行体现,最重要的是两次自叙。一次是“固不能为翁福,亦不敢为翁祸”,表达交友的目的只是志同道合,没有功利和利害的目的。一次是“只在此山中。闲处人少,惟我两人,可与数晨夕,故来相拜识”,巧妙地借陶渊明和贾岛、苏轼的诗文阐明其白云、青松、素心的高洁人格。言简意赅,蕴藉丰厚,展现了蒲松龄运用典故的高超能力。
元芳,你怎么看?
- 全部评论(0)
还没有评论,快来抢沙发吧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