小官人

本文出自《聊斋志异》卷二

【原文】
 
太史某公,忘其姓氏。昼卧斋中,忽有小卤簿,出自堂陬。马大如蛙,人细于指。小仪仗以数十队,一官冠皂纱,着绣襆,乘肩舆,纷纷出门而去。公心异之,窃疑睡眼之讹。顿见一小人,返入舍,携一毡包,大如拳,竟造床下。白言:“家主人有不腆之仪,敬献太史。”言已,对立,即又不陈其物。少间,又自笑曰:“戋戋微物,想太史亦当无所用,不如即赐小人。”太史颔之,欣然携之而去。后不复见。惜太史中馁,不曾诘所自来。
 
【翻译】
 
某某翰林,忘记他的姓名了。白天在书房中躺着,忽然发现有仪仗从堂屋角上出来。只见马像青蛙那么大,人比手指还细。小仪仗队有数十个,一个当官的戴着乌纱帽,穿着绣花袍,坐着轿子,纷纷出门而去。这个翰林心里感到很是奇怪,私下怀疑是不是睡花了眼看错了。突然看见一个小人,返回屋里,手里拿着一个毡包,有拳头一般大,径直走到床下。他禀告道:“我家主人有点儿小礼物,要敬献翰林先生。”说完,对面站着,却不拿出东西来。片刻,又自己笑着说:“这一星半点儿的小礼物,想必翰林先生根本就没有什么用,不如就送给小人算了。”翰林点了点头,小人就欢欢喜喜地拿着东西走了。以后这类事再没有见到。可惜翰林胆量不够,没有询问他的来历原委。
 
【点评】
 
《聊斋志异》评论家冯镇峦说:“《聊斋》中间用字法,不过一二字,偶露句中,遂已绝妙,形容惟妙惟肖,仿佛《水经注》造语。”《小官人》就是这样,虽然作品只是志怪,记叙太史某公“睡眼之讹”的片段,无甚意义,但小官人出行的小卤簿,却因“马大如蛙,人细于指”,“携一毡包大如拳”的鲜活比喻给人留下难忘的印象。
元芳,你怎么看?
  • 全部评论(0
    还没有评论,快来抢沙发吧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