知 过 必 改 , 得 能 莫 忘 。
罔 谈 彼 短 , 靡 恃 己 长 。
信 使 可 覆 , 器 欲 难 量 。
【分段注释】
罔谈彼短:不要谈论别人的缺点。罔,不要。短,缺点,过失。
靡恃己长:不要夸耀自己的优势。恃,倚仗,卖弄。长:长处。
信使可覆:诺言可以兑现。这是一个倒装句,本应是“使信可覆”,这里将“信”放到“使”前,是在强调“信”字。覆,翻转、倾覆,引申为审查、核实、验证。《论语·学而》:“信近于义,言可复也。”复是履行、实践的意思。
器欲难量:气度深广,难以测量。器,气度,胸怀。《世说新语·德行》有“其器深广,难测量也”的话。
【翻译】
知道自己有过错就一定要改正,获得了才能就不能荒废忘记。
不要谈论别人的短处,也不要依仗自己的长处而骄傲自满。
说过的话就要算数,要能经得起反复验证;器量要大,要让人无法估量。
【解读】
古人极为重视培养良好的品格修养,他们认为知错能改、学不忘废、不骄不躁、信守承诺、胸怀宽广、不论他人之短等都是一个人应该具备的品格,这些品格一旦养成,好处是不可估量的,它们总能在我们人生的关键时刻助我们一臂之力。
人非圣贤,孰能无过?如果犯了错的人就只有死路一条,那人类的种族延续就真成问题了。所以《左传》中说:“过而能改,善莫大焉。”面对岔路的诱惑,知错能改的我们能够勇敢地回归正途,便是智慧之举。学过就忘,看过就废?倘若真如这般学习,我们的人生恐怕只会从零走到零。所以孔子说“学而时习之”,相信学不忘废的我们能够随着智慧的不断增长走向人生的终点,而不是零点。
这些好的修养及其好处在此就不一一赘述了,不过有一种好修养必须要强调,那就是尊重他人,历史上有很多人就是因为不理解这一点而招致横祸。据记载,在春秋时期,齐国君主齐顷公接待来访的晋国使臣郤克、鲁国使臣季孙行父和卫国使臣孙良夫,这三人恰好都身有短处,一个驼背、一个瘸腿、一个独眼。齐顷公为了讨好母亲,竟然在国宴之上,分别派了与三位使臣有相同残疾的仆人前去侍奉,结果引来全场笑声,齐顷公的母亲笑得尤其大声。三位使臣羞愤恼怒,带着一身怨气离开了齐国。三年后,晋、鲁、卫三国联合伐齐,齐国大败,而昔日那三位使臣总算是报了当年惨遭羞辱之仇。由此可见,对别人不尊重,缺失的是自己的修养,激发的是别人的愤恨,迟早会自食恶果。
安徽桐城市的西后街上有一条著名的“六尺巷”,它诞生于清康熙年间。最初,这里没有小巷,只有相邻的张、吴两个大户人家。有一年,吴家扩建房子,占用了旁边的一块地,张家便抗议,说吴家占了他家的地,双方争执不下。这时,张家想起了远在京城做礼部尚书的族人张英,便寄希望于他,希望他能以权压人,将地夺回来。不料,接到求救信的张英微微一笑,挥笔写道:“千里修书只为墙,让他三尺又何妨,万里长城今犹在,不见当年秦始皇。”张家人见书信后便让地三尺。而吴家得知此事后,也退让了三尺。于是,一条六尺宽的小巷便诞生了。
元芳,你怎么看?
- 全部评论(0)
- 加雷特(380832887) 评论 知过必改,得能莫忘:信使可履,应该是覆吧 管理员回复: 错字以纠正
- 加雷特(380832887) 评论 知过必改,得能莫忘:得能莫忘,怎么上下两个解释不一致
- 好声音(835261612) 评论 知过必改,得能莫忘:lv是履的读音。怎么是fu呢?
- 水天一色(8633167) 评论 知过必改,得能莫忘:信使可"履"?
还没有评论,快来抢沙发吧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