深计远虑
原文:“深计远虑,所以不穷。”
“计”与“谋”相通。《广雅》解释: “计,谋也。” “计”与“谋”都是设计定谋、谋划计策的意思。例句有: “诸生无能出奇计。”(《盐铁论·利议》)“九合诸侯,一匡天下,管仲之谋也。”(《史记·管仲列传》) “三十六计”就是三十六条谋略。而“虑”则是反复思考。
《素书》关于“深计远虑,所以不穷”中的“深计远虑”与我们日常惯用的“深谋远虑”“深思远虑”是同一个意思,讲的都是计划得很周密,考虑得很长远。
“不穷”的“穷”与“通”相对,意思是阻塞、走投无路。例句有: “夫处穷闾厄巷。” (住在闭塞不通的小胡同里) (《庄子·列御寇》) 成语有“日暮途穷”。“不穷”则是畅通无阻,一切顺利。
“深谋远虑”一词最早出现在贾谊的《过秦论》,原话是: “深谋远虑,行军用兵之道。” 看来,“深谋远虑”原先是用在军事上。行军布阵,用兵打仗是关系领土完整、国家主权、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的大事,所以战前要站在战略高度,深刻谋划,统筹考虑,同时对战役影响、输赢结果、承受能力、后续打算,都要有久远的考虑,如此才能攻必克、战必胜,达到长治久安、永保太平。
由于“深谋远虑”内涵深刻,应用广泛,以致后来不仅成为军事家的经典和信守,而且逐步地为许多政治家、外交家、企业家所青睐,成为他们领导决策的重要前提。
明代天启年间编撰的《上智》一书对“深谋远虑”作了深刻论述: “谋之不远,是用大简,人我迭居,吉凶环转,老成借筹,宁深毋浅。”
这段话的意思是:谋划不够深远,就会轻率肤浅,别人与我的地位会更迭,吉凶祸福也会更替,因此筹划谋略必须老成周到,宁愿考虑得复杂深远而不能只顾眼前利益。
如果将“深谋远虑”分开来讲:“深谋”就是多思多想多动脑,对形势、对问题要想多一点,想深一点,不要盲目。在好的时候要看到存在的问题,在困难的时候要看到优势和希望。特别是在作决定的时候要通过深远周密的谋划,不要凭心血来潮,乱“拍”脑袋。
而“远虑”则是对已经发生或即将发生的事件需要作出决断时,必须要思前想后,反复斟酌,权衡利弊得失,特别是对该事件的最终结果作出正确评估,想到它的可能,这样才能少走弯路,少受挫折,增大成功的概率。为什么有些人在工作中经常会发生失误呢?究其原因,大多都是因为之前没有“远虑”和认真“想后”所造成的。
元代张养浩在《为政忠告·远虑》一文中认为: 对于天下之事,大部分人只知道已经发生的事而不知道将要发生的事。要根据已经发生的情况来推知将要发生和尚未发生的事情,不是深谋远虑的人难以做到。
屋子已经烧了才搬走柴草,船只沉了才去买逃生的葫芦,病重了才去求医问药,尽管尽全力补救已经晚了。看起来高大坚固的堤坝,出现了一个小蚁窝,看似没什么损坏,然而看问题周全的人,必定会堵实蚁窝,这是因为他考虑到蚁窝虽小,但时间一久也会弄垮堤坝的缘故。所有的事情,都能像这样考虑的话,还会有什么后患呢?
张养浩接着说:一般说来,从古至今,国家之所以得不到治理,臣下之所以有违法度,都不是一朝一夕形成的。很多都是因为今天觉得某事是小过失而不进谏,明天觉得某人仅犯小错误而不惩处,日积月累下来,自己还不知道,祸患就已经发生了。所以臣下对君王应及时肯定正确的,去除其不正确的,不可产生一点点姑息、纵容的想法。要清楚一开始觉得无关紧要的事,最后可能会导致大损伤,一开始觉得不足为忧的事,最后可能会成为大忧患。
张养浩以上两段话的意思,都是告诫执政官员考虑问题要深入全面,发现问题要及时处置和补救,深刻认识“千里之堤,毁于足下”的道理。防微杜渐,深谋远虑,才不会产生大的忧患,造成大的损失。
《素书》所说的“深计远虑,所以不穷”还有另外一层意思,这就是自我保护意识。
无论社会上,还是官场上,各种关系错综复杂是客观存在的。当你不得志时,许多人就会瞧不起你,鄙视你,说你无能;当你又红又紫,事业发达时,就会有人妒忌你,攻击你,暗中算计你。所以《素书》要求那些春风得意、事业有成的人不要忘记“高处不胜寒”这句话,谨慎处世、低调做人、急流勇退、见好就收,防患于未然。
“穷”的另一个意思是穷尽、完结的意思。“不穷”就是无尽。例句有:“ 阴阳之无穷。 ”(阴阳的变化是无穷无尽的) (柳宗元《非国语·三川震》)
俗话说:“ 人无远虑,必有近忧。 ”一个人在顺利的环境中,仕途坦荡,政绩斐然;或者是财源滚滚,事业有成。这时你的头上就会萦绕着五颜六色的光环,耳边充斥着过甚其词的溢美之词。此时你如果能够头脑清醒、言辞谦谨、行为检点,就会得到大家的承认和敬慕,就能不犯错误,或者少犯错误,也就不会有灾难和祸害危及你的安全。反之,如果头脑发热、得意忘形、忘乎所以,你就会私欲膨胀、胆大妄为。这时,“穷尽”和“完结”的结局就离你不会太远了。
张良熟读《素书》,对“深计远虑,所以不穷”不仅谙熟于胸,而且有深刻的理解和认识,他在楚汉相争期间。运用《素书》中的高超智谋,帮助刘邦运筹帷幄,决胜千里,功勋卓著,受到刘邦的信任和尊敬。但张良为人处世慎小谦恭,十分低调。特别是当他功成名就,刘邦称帝,汉朝建立之后,为了避免在他身上发生“鸟尽弓藏”的攻事,他采取了三条措施,免除了祸患,保住了晚节。
一是降低标准,辞谢封赏。汉六年正月,刘邦封赏功臣,他在群臣面前称赞张良: “运筹帷幄中,决胜千里外,子房功也。”(《史记·留侯世家》) 决定让张良在山东境内自择三万户。当时封赏最高的是一万户,即为“万户侯”。刘邦封赏张良三万户,而且由他自己选择三万户的封地,这不仅在当时而且在历史上也是少有的。面对如此高额的封赏,张良并没有居功自傲,欣然接受,而是表现出受宠若惊,诚惶诚恐。他对高祖说: “始臣起下邳,与上会留,此天以臣授陛下,陛下用臣计,幸而时中,臣愿封留足矣,不敢当三万户。”(《史记·留侯世家》) 张良对刘邦说:开始我起于下邳,和皇上相会在留县,这是天把我授给陛下。陛下采用我的计策,侥幸而常常奏效,我希望封在留县就足够了,不敢承受三万户的封赏。
二是告病谢客,闭门不出。汉朝建立之后,张良觉得自己“助汉灭秦”的使命已经完成,自己不宜再继续参与朝中政事,以免遭人妒忌,所以经常以身体不适告病休假。当刘邦听从刘敬等人劝谏决定迁都关中时,张良随同入关。《史记·留侯世家》记载: “留侯从入关。留侯性多病,即道引不食谷,杜门不出岁余。” 意思是:张良随高帝进入关中。留侯身体多病,就静居不吃五谷,闭门不出达一年多。
三是功成身退,学道养生。《史记·留侯世家》记载: “留侯乃称曰:‘家世相韩,及韩灭,不爱万金之资,为韩报仇强秦,天下振动。今以三寸舌为帝者师,封万户,位列侯,此布衣之极,于良足矣。愿弃人间事,欲从赤松子游耳。’乃学辟谷,道引轻身。” 将上一段话翻译成现在的话就是:留侯对外宣称说:我家世代为韩相,等到韩国灭亡,我不吝惜万金资产,为韩国向强秦报仇,天下受到震动,如今凭借三寸之舌成为帝王的军师,封得食邑万户,处在列侯地位,这是平民所能达到的最高点,这对于我张良来说已经很满足了,我愿抛弃人间的事情,随从赤松子去遨游。于是张良去学辟谷的方法,奉行导引以便让自己轻身。
所谓“辟谷”、“导引”,据说是道家创建的一种“健身术”,就是不食五谷,只吃水果蔬菜;“引导”是终日闭目打坐,吐故纳新,锻炼气功。现在个别地方仍有人用“辟谷”练身,说是“辟谷辟谷,脱胎换骨”。对于采用“辟谷”法健身强体是否有效,是否科学,这要通过专家进行综合评估,并非适合每一个人,大家千万不要盲目追风。
在历史上,比张良更早深谙“深计远虑”之术的还有范蠡。公元前494年,越王勾践主动进攻吴国。夫椒决战,越军大败,勾践与谋臣范蠡率五千残军困守在会稽山。为了摆脱困境,免遭全军覆灭的命运,范蠡甘愿与勾践向吴军投降,约定勾践与范蠡在吴国为奴三年。君臣二人忍辱负重,为奴三年后被释放回国。自此之后,越王勾践卧薪尝胆,励精图治,范蠡与好友文种为越国制定了一系列雪耻复国的策略,使越国逐渐强大起来。公元前473年,越国攻入吴国都城,吴王夫差被围困在姑苏山上,最终自杀身亡。
越国灭了吴国之后,威名大振,勾践号称霸王,范蠡也官至上将军。而此时范蠡却有了自己的打算,毅然离开了他为之复国雪耻的越国,来到了齐国。范蠡为什么功成名就之后,放弃高官厚禄而出走他乡呢?从他给文种的信中就能明白其中的一切。信中说: “蜚鸟尽,良弓藏;狡兔死,走狗烹。越王为人长颈鸟喙,可与共患难,不可与共乐,子何不去?”(《史记·越王勾践世家》) 范蠡告诉文种,鸟尽弓藏,兔死狗烹这种先例古今都有,越王这个人脖子长嘴巴尖,是个只可共患难,不可共享乐的人,你为什么还不走呢?文种接到信后装病不再上朝,但他没有走。果不其然,不久有人向勾践进言诬告文种图谋造反,越王听信谗言,赐剑文种自杀。
范蠡到了齐国之后,改名为鸱夷子皮,在海边耕田种地,吃苦耐劳,然后父子经商治理产业,几年下来,积累的财产达到几千万。齐国君王听说这个鸱夷子皮十分贤能,请他做丞相。范蠡叹息说: “居家则致千金,居官则至卿相,此布衣之极也。久受尊名,不祥。”(《史记·越王勾践世家》) 意思是当老百姓积聚千金,当官做到丞相,这是普通百姓能达到的顶点了。长久享受盛名,不吉祥。
为了避免不必要的麻烦,范蠡交还了齐国相印,将家财全部分给朋友和乡亲,自己带着贵重的珍宝,秘密离开到陶地定居,(“陶”即现今山东定陶,另一说是山东肥城陶山)改名为陶朱公。在陶地,范蠡父子发展农牧,贱买贵卖,继续经商,不几年又积累了上亿资财,所以范蠡被后人称为“商圣”。
张良、范蠡深谋远虑,急流勇退,最终得以平安善终,而韩信、文种,一个居功自傲,一个留恋官位,结果是一个被杀而死,一个自杀身亡。
历史证明,当你的成绩越大、功劳越多、能力越强、地位越高的时候,越要行为检点,有所顾忌;决不可以随心所欲,疏忽大意;更不能违法乱纪,图谋不轨。否则,随时都有可能灾祸临头,到时悔之晚矣。
可能有人认为,范蠡、张良的态度过于消极,他们所采用的都是一走了之,远离是非之地的逃避态度。不过,在历史上,无论是奴隶社会的诸侯王时期,还是封建社会的君主制时代,“伴君如伴虎”和“功高震主者危”都是始终存在的。否则,也不会发生“朱元璋殊杀功臣”的惨剧和“赵匡胤杯酒释兵权”的故事。由此可见,范蠡和张良为了保全自己,所采用的这种“逃避”方法是十分明智的,是消极中的积极。
“深计远虑”的内涵十分深厚,它不仅是国君大臣治国理政、制定大政方针所必须遵循的思想理念,同时也是体现和考验他们是否具有远见卓识和真知灼见的执政能力,而且也是确保他们能否善始善终,一路平安地从起点到达终点的智囊宝库。
元芳,你怎么看?
- 全部评论(0)
还没有评论,快来抢沙发吧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