黄勉之问:“‘无适也,无莫也,义之与比。’事事要如此否?”先生曰:“固是事事要如此,须是识得个头脑乃可。义即是良知,晓得良知是个头脑,方无执著。且如受人馈送,也有今日当受的,他日不当受的。也有今日不当受的,他日当受的。你若执著了今日当受的,便一切受去。执著了今日不当受的,便一切不受去。便是适莫。便不是良知的本体。如何唤得做义?”
分类:黄省曾录
【原文】
黄勉之问:“‘无适也,无莫也,义之与比。’②事事要如此否?”
先生曰:“固是事事要如此,须是识得个头脑乃可。义即是良知,晓得良知是个头脑,方无执著。且如受人馈送,也有今日当受的,他日不当受的。也有今日不当受的,他日当受的。你若执著了今日当受的,便一切受去。执著了今日不当受的,便一切不受去。便是适莫。便不是良知的本体。如何唤得做义?”
【注释】
①黄省曾:字勉之,号五岳,江苏苏州人,王阳明学生,著有《会稽问道录》。
②“无适也”三句:语出《论语·里仁》。无适,无可;无莫,无不可。
【翻译】
黄省曾问先生:“《论语》里说‘无适也,无莫也,义之与比’,是不是事事都要这样呢?”
先生说:“当然,只是需要懂得它的主旨才行。义,就是良知。明白良知是个主旨,才能不会有所执着。就像接受别人的馈赠,有当天应该接受而换个时间却不应接受的;也有今天不应该接受而换个时间却又可以接受的。如果你执着于今天可以接受的便一切都接受了,或者执着于今天不该接受的便一切都不接受,就成了‘适’,成了‘莫’,就不再是良知的本体了。这怎么能叫作‘义’呢?”
元芳,你怎么看?
- 全部评论(0)
还没有评论,快来抢沙发吧!